本網訊(通訊員 宛玉花)“小陳,你快幫我看看,我這口魚塘,為什么下暴雨這幾天功夫,水就變綠了!”一渡水鎮范家村沙羅組李煥友焦急地詢問一個年輕小伙兒原因。7月3日下午,黃龍鎮返鄉創業大學生陳政松,在一渡水鎮婦聯工作人員陪同下,義務來到一渡水鎮指導這次水災后魚塘消毒和恢復等工作。
“這個池塘哪里還有入口么,池塘里這幾天進水了嗎?”陳政松一邊詢問具體情況,一邊對癥開方子。得知具體情況后,陳政松舀了一瓢水仔細看了看,發現水中有一些青苔。提出整改措施:切斷進水源,買幾包清苔凈,天氣好時放干水暴曬幾天消毒再蓄水再投放魚苗。隨后,陳政松又抓起一把食放入池塘,泥鰍吃得很歡快,泛起細細波紋,看著池塘的情景,也讓陳政松堅定了災后重建、帶領養殖戶科學生態養殖的決心和信心。之后他又來到向陽村兩戶農戶家中了解情況,并對他們的稻田養泥鰍立體種養模式給予了肯定和技術指導,提醒農戶要注意防止蜻蜓產卵生成幼蟲吃泥鰍。
據悉,由于連日暴雨漲洪水,新寧縣多個鄉鎮受損,洪水四溢,尤其是養殖戶損失慘重。位于黃龍鎮沉水村的夷江魚漁業有限公司無公害養殖基地地勢偏低,池塘溢水,受災嚴重。雖然災后重建工作千頭萬緒,但受災后,陳政松心系養殖合作戶,義務到各養殖戶家指導災后養殖工作,做到對農戶負責。
來源:中國崀山網
作者:通訊員 宛玉花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