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正值鐵皮石斛盛花期,連日來,在我縣崀山,鐵皮石斛產業綻放出“花樣經濟”。從設施大棚里的人工培育,到丹霞崖壁上的攀巖采摘,處處涌動著科技賦能與產業振興的強勁脈動,奏響了“生態+經濟”雙豐收的樂章。
6月9日,在崀山丹霞崖壁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,記者看到一簇簇生態種植的石斛花在崖壁上綻放。攀巖工人們全副武裝,身系安全繩索,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穩健前行,動作嫻熟地采摘鐵皮石斛花朵,并將其放入腰間布袋。這種崖壁生長及采摘方式,不僅確保了石斛花的天然品質,也為當地群眾創造了就業機會,實現增收致富。
種植基地攀巖工人 鄭平田:我一天能采六七斤花,每年收入四萬多塊錢,同時還能照顧家里,日子越來越興旺。
而在崀山鎮黃背村的鐵皮石斛設施大棚內,一排排鐵皮石斛花競相綻放,生機盎然。技術人員們穿梭其間,積極開展品種選育工作,正認真為石斛花進行人工授粉。根據這些鐵皮石斛外觀特征,可分為青桿、紅桿、芝麻桿三大品系,不同品系在黃酮、多酚等活性成分含量上各有優勢,通過品種選育和產品研發有機結合,更好地滿足了藥品、保健品、食品等多元市場需求。
據悉,鐵皮石斛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,其花具有滋陰清熱、養胃生津等功效。得益于我縣崀山獨特的丹霞地貌、自然生境和小氣候條件,這些生態種植的鐵皮石斛在人工擴繁的基礎上,依托動物傳粉和微生物共生系統,有效延續了原生種群的生長鏈條,培育出更加穩定優質的后代種群,實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開發并重、生態與經濟共贏的良性循環。
縣林業局派駐黃背村科技特派員 鄧小祥:崀山丹霞崖壁是鐵皮石斛的原生境,生物堿、黃酮、多酚等小分子化合物積累更充分、活性更高,是高端市場的稀缺資源,也是我們新寧崀山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方向。
來源:新寧新聞網
作者:鄭秉武 錢宇杭
編輯:張宇昕
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